广州实验室举办第43期PI学术交流会

发布日期:2023-09-13

  9月13日,广州实验室举办了第43期PI学术交流会。广州实验室王凡研究员受邀在交流会进行“核医学分子影像引导下的肿瘤精准诊治——从基础研究到临床转化和产业化”的报告,毕利军研究员担任主持人。会议在实验室3楼多功能厅进行,并在莱迪园区、呼吸疾病全国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呼吸医学中心设立线上分会场。

 报告人王凡为北京大学教授,广州实验室特聘研究员。1988年和1991年在吉林大学获得物理学学士学位和生物化学硕士学位。1991年入职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工作,1997年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获得同位素技术专业博士学位。1998-2000年先后在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和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做博士后,2001年初组建北京大学医学同位素研究中心并担任主任。2011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成为核医学领域首位“杰青”。获得2022年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特等奖。目前担任中国生物物理学会子影像分会主任委员。

 

王凡教授作报告
 

 核医学分子影像在肿瘤的诊断、分期、预后评价、疗效监测以及指导个体化治疗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精准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报告人首先介绍了自主研发的我国核医学领域第一个1类创新药99mTc-3PRGD2从基础研究到完成3期临床试验的工作,以及靶向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一系列分子探针的研发过程。随后,报告人介绍了近年来开展的核医学分子影像引导免疫治疗的相关研究,提出免疫治疗时间窗的概念,通过分子影像的引导,实时动态地对肿瘤部位的PD-L1表达水平进行定量分析以及对T细胞进行显像,来指导免疫治疗,并发现放射靶向治疗和肿瘤的免疫治疗具有协同效应。

 报告最后,王凡教授分享了自己从基础研究到进入产业化领域10年来的心得体会,以及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医院开展新药与医疗器械攻关的历程与感想,鼓励青年科研人员在国家实验室的优质平台上,积极开展科研合作,力争产出国家急需的技术和产品。

 现场观众对报告展现出极大的兴趣。交流互动环节,参会人员就新的探针靶点、免疫治疗效果评价等问题与报告人进行了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