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基业,人才为先,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将人才与科技创新置于民族复兴的关键位置。广州国家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积极响应总书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号召,于7月28日-30日成功举办“博才广聚 共研呼吸”2025年青年学者论坛。论坛吸引了海内外知名高校百余名博士人才报名,邀请来自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昆士兰大学、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瑞典皇家理工学院、卡罗林斯卡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等近30所知名高校院所的近40位优秀博士参会。
7月29日上午,论坛启动仪式在实验室二楼报告厅举行。实验室副主任徐涛院士出席会议并详细介绍了实验室的使命任务与发展历程,深刻阐述了“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和“经济、社会效益”双轮驱动的“原始创新”的丰富内涵,使与会青年学者对于实验室聚焦的“急、慢、卡”三大任务方向有了清晰的认识。他强调,国家实验室是体现国家意志、实现国家使命、代表国家水平的战略科技力量,期待青年学者们不负盛世所托,努力为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成科技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随后的领军科学家介绍环节,陈新文副主任系统阐述了实验室在呼吸道传染病主动防控关键技术与产品研发方向的任务布局;曹小宝研究员深度介绍了实验室在生物智能制造领域的研究进展与未来规划。两位专家结合实验室最新科研动态与国家战略需求,生动诠释了国家实验室的使命担当,有效激发了青年学者投身国家战略需求、服务人民健康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加深了他们对实验室的了解。
论坛还精心组织了专题学术报告会,围绕“药物研发与先进疗法”“感染免疫及分子机制”“检测诊断与器械开发”三大专题展开。青年学者向实验室导师团队展示了自己最新的研究成果,展现了扎实的专业素养、优秀的科研能力和蓬勃的创新活力。报告会还特邀程根宏研究员与王磊研究员就实验室呼吸慢病方向的研究做了详细介绍,并结合自身博士后经历进行了经验分享。在墙报交流环节,青年学者们就未来合作方向与课题构想,与导师团队进行了深度互动,并与意向合作课题组积极接洽。学术报告与墙报交流有效增进了导师与青年学者间的相互了解,显著提升了双方未来合作的意愿。
此外,论坛还安排了实地参观环节,通过参观实验室成果展厅、生物资源库、大湾区生物信息中心及电镜平台等,青年学者对实验室取得的丰硕成果和拥有的国际一流的科研平台有了更为深切的体会,进一步坚定了加入实验室、投身国家科研事业的信心。
在博士后交流专场,实验室邀请了在站博士后与参会青年学者就博士后管理、地方资助政策、在站工作生活等方面进行座谈。在站博士后的现身说法和热忱分享,使青年学者对未来在实验室的工作与生活有了更清晰的规划。
青年人才是科研事业的主力军,实验室博士后工作也得到各级领导和政府部门的关心和支持。论坛特邀广州市、黄埔区人社局博士后相关业务负责人莅临现场,精准解读市、区人才政策,并针对青年学者和在站博士后的关切进行详细解答。政策宣讲现场互动踊跃,有效增进了青年学者对地方人才政策的了解,为其未来发展选择广州、选择黄埔提供了明确指引。在论坛闭幕式上,实验室主任助理汪会盛同志代表实验室,对在本次论坛活动中表现突出的优秀青年学者进行了表彰,为本届学术盛会画上圆满句号。
本次论坛是广州国家实验室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部署的具体实践,通过搭建高水平交流平台,有力促进了生命健康领域青年英才的智慧碰撞与协同创新。实验室将以此为契机,持续发挥“总平台”“总链长”作用,深耕人才沃土,优化创新生态,为筑牢国家安全基石、守护人民健康防线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动能。